clash官网 clash for windows clash
网易财经对国资委公布的2012年113家央企及其上市子公司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进行整理,发现央企及其上市子公司共287家在职员工平均工资为111357元。金融行业是所有行业里平均工资最高的,为327479元。其中,金融企业远东宏信的平均工资为427882元,为央企最高。
2012央企员工平均年薪11万
网易财经对国资委公布的113家央企及其上市子公司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进行整理,发现2012年央企及其上市子公司共287家在职员工平均工资为111357元,相比2011年平均工资102965元增长了8.2%。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城镇非私营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46769元,城镇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28752元。2012年央企职工工资是城镇非私营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的2.4倍,是城镇私营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的3.8倍。
根据网易财经统计,2012年央企职工工资的涨幅有减缓的趋势,然而垄断企业的工资仍然远高于社会平均工资。
央企及其上市子公司员工年平均工资在区域分布上也不平衡,2012年上海央企的员工年平均工资最高为179992元,其次是香港,员工年平均工资为169795元,最低的是云南为43103元。
即使区域内部员工的年平均工资也有差别,如广东省除深圳外的央企员工年平均工资为134608元,而深圳央企的员工年平均工资则为95698元。
2012年央企在职职工平均工资和非私营单位在职员工年平均工资之间存在差距,差距最大的行业是金融业,央企在职员工年平均工资是非私营单位在职员工年平均工资的3.6倍,差别最小的行业是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央企在职员工年平均工资是非私营单位在职员工年平均工资的1.4倍。
除了和社会整体行业之间有差距,央企在职员工年平均工资在央企内部不同的行业之间也存在着差别,平均工资最高的是金融业,高达327479元,其次是交通运输业,平均工资是185195元,排在第三的是信息传输和软件业,平均工资为158701元。平均工资最低的是房地产业,为86456元,远远低于金融业。
最富有员工为远东宏信员工。,远东宏信2012年在职员工年平均工资为427882元,不仅位居金融业第一,也是在央企所涉及的行业中独占鳌头。
最贫穷员工为方兴科技员工。方兴科技2012年平均工资32410元,位居所有调查企业末尾,但仍比去年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28752元多出3658元。
员工平均工资没有地域差异的行业是电力行业。各个省电力公司在职员工平均工资均在130000元左右波动:湖北国投电力在职员工年平均工资为147011元,广西桂冠电力在职员工平均工资为139549元,内蒙古电力在职员工平均工资为125334元。
(注:2012年央企平均工资是用国资委公布的113家央企及其上市子公司共287家年报中“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指标除以职工总人数所得,没有包括部分央企分给员工的房子、购物卡等福利。)
调查:国企员工隐性收入占50%
据新金融观察报报道,薪酬比较高的职位多集中在高层管理类、营销类与研发类的高级职位。通常,一家公司会有一两个人的收入“领跑”,如执行总监年薪一般一两百万,高的甚至500万以上。这部分群体除了基本工资之外还有浮动收入,比如分红收入等,占比达40%至80%。紧随其后的是管理层、销售部、设计部以及特殊行业员工(如飞行行业的教练员、指导员)年薪大约40万至80万;剩下的则是基层人员薪酬,年薪约5万至36万。
做人力资源出身的邹文强现在的职业是管理技能培训讲师,他经常到企业讲授企业管理、选用和留住人才等方面课程。由于其资深HR的职业背景且接触较多的是大中型企业,因此他对企业薪酬制度关注颇多。“从行业上看,拿钱最多的是相对垄断的大型国企;职业上说,则是知名高管,少说也有四五百万,多的上千万也很正常。”据他介绍,不同群体的收入差距主要“差”在行业、公司职务与内部薪酬制度上。
不同的行业对职工的门槛与要求不尽相同,这必然引发不同群体的收入差异。
在邹文强看来,按照行业属性划分,国内居民收入水平可分三大层次:首先是相对垄断行业;其次是半垄断性的行业和跨国公司(在华总部);之后是民营企业、合资企业等。“去年大型银行员工的平均年薪是24万,而制造型的民营企业普通员工年薪仅4万左右。当然,这与银行业本身招聘的门槛就高,往往是重点本科以上,平均工资比较高。”他说。
“国有垄断性行业因握有通讯、电力、能源等高价值资源,较容易获利。除了交纳国家税收,还有可观的利润留存,可用于发放员工福利或者开发商场、度假村、酒店等副业;而民企相对扎堆在竞争激烈的制造、消费品、外贸等领域。二者的基层员工收入差距保守估计在2倍左右。”邹文强说道。
分析国有企业的薪酬机制不难发现,国企员工收入除基本性工资外,还包含工资外的隐性收入,比如各种奖金、补贴、保险、预付卡、实物等福利。业内人士估计,这部分收入约占国企员工总收入的一半。
三中全会前瞻:收入分配改革路线图或会后出炉
据中国网报道,国务院《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自年初发布以来,尚未有具体的配套政策。有媒体援引权威人士的话称,把初次分配放在重要位置、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将作为收入分配改革突破点,有望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出台相关措施。
今年2月,国务院批转《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见》,指出收入分配领域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隐性收入、非法收入问题比较突出,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宏观收入分配格局有待优化。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中国收入分配改革的基本思路应该是“提低、扩中、控高”,即通过改革调整现有收入分配格局,将“沙漏形”的社会两极向中间挤压,扩大作为消费主力军的中等收入群体占比,最终形成“橄榄形”的收入分配格局。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表示,目前“提低”可能推进更快一些,这方面共识更多,阻力较小。他期待“提低”出现新进展,在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逐步缩小收入和财富的不合理差距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对“提低”具体方案,专家认为,首先,需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尤其是城乡居民各项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健全和各项标准的提高。其次,应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待遇,争取对现行养老金“双轨制”有所突破。另外,应合理适时地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及社会低保标准,建立并逐步健全劳动密集型行业低收入劳动者工资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继续抓好农民增收工作等。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认为,推进这项改革就是要通过对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尽快地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形成“橄榄形”的收入分配结构,使全国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Comments | NOTHING